欢迎访问365直播!

设为首页 | 收藏本站 | 简体版 | 繁体版 | 英文版

2018年01月22日
首页 > 卢氏新闻 > 扶贫专栏 > 正文

让党旗在脱贫攻坚一线飘扬 ——三门峡脱贫攻坚看卢氏
发布时间:2017-11-06   来源:    点击:
打印

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一个不能少;共同富裕路上,一个不能掉队。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“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,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。”

抓好党建促进脱贫,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经验。三门峡市坚持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,把党建工作融入脱贫攻坚的全过程、全方位,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。

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在全市脱贫攻坚第四次推进会议上提出,各级各部门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分内之事,发挥党的政治优势、组织优势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,夯实党建基础,全面推行“党建促精准扶贫”模式。

三门峡的“党建促精准扶贫”模式,就是要建强“指挥部”,把党的力量摆在脱贫攻坚最前沿,锤炼务实作风,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保证;筑就“桥头堡”,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、农村党支部带头人队伍建设,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;打造“突击队”,发挥“第一书记”、致富能人、帮扶队伍的示范带动作用,引导广大党员在脱贫攻坚中当先锋、作贡献。

一项部署就是一道军令

——提高政治站位,落实工作责任,建强脱贫攻坚“指挥部”

有着“天鹅之城”美誉的三门峡市,农村贫困人口14.2万人,占全市农村人口的8.6%,比全省平均占比高1.5个百分点。脱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。

“一项部署就是一道军令”,打赢脱贫攻坚战,必须提高政治站位,落实工作责任,建强脱贫攻坚指挥部。一场党委、政府“主要精力向脱贫攻坚聚焦、重要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、各方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”的脱贫攻坚战,就此拉开序幕。

三门峡市委、市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、头等大事、第一民生工程,作为全民关注的焦点、所有工作的重点、急需破解的难点,把党的建设“主业”与脱贫攻坚“主责”有机结合,形成立体化、全方位脱贫攻坚政策体系,确保“主业”“主责”目标任务无缝对接。

开启党建“总枢纽”,激活脱贫“动力源”。三门峡市一一落实了县级的主体责任、部门的协调责任、乡村的主干责任、驻村的帮扶责任,市委常委分包县(市、区),所有市级领导干部定点帮扶55个贫困乡镇,形成了以党建引领,多点发力、各方出力、共同给力的大扶贫格局。

为此,三门峡市实施最严格的考核评估,对市、县、乡驻村工作队,“不脱贫不放手、不脱贫不离开、不脱贫不过关、不脱贫不脱钩”。把脱贫攻坚与干部选拔使用结合起来,让有作为、有实绩的干部有奔头、有位子。

与此同时,该市用好督查巡察和问责“撒手锏”,加强扶贫领域党风廉政建设,对触犯“决不容许虚报浮夸数据造假、决不容许贪污侵占挪用扶贫资金、决不容许领导干部违规插手扶贫攻坚工程项目”“三个决不容许”的,坚决查处、决不姑息。

初战告捷:2016年,三门峡市高位脱贫、精准退出贫困人口9718户、34075人,完成易地扶贫搬迁5630户、19484人,退出贫困村35个,在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,获得第一名;在今年上半年全省脱贫攻坚核查中名列前茅。

脱贫攻坚战到了攻坚拔寨的关键时刻。8月28日,三门峡市召开脱贫攻坚第四次推进会,对脱贫攻坚进行再动员、再部署:今年年底前,全面完成50300人脱贫、91个贫困村退出、31732人搬迁。

一个组织就是一座堡垒

——加强基层组织,创新工作方法,打造脱贫攻坚“桥头堡”

从三门峡市到所属的卢氏县,沿三淅高速不到120公里,用时却接近2个小时。

卢氏是河南省面积最大、人口密度最小、平均海拔最高的山区县,作为国家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河南省“三山一滩”扶贫工作重点县,脱贫攻坚任务异常繁重。

截至2016年年底,卢氏县仍有19645户贫困户,贫困人口63134人,约占三门峡市贫困人口的一半,贫困人口多;其中易地搬迁贫困人口3万余人,需同步搬迁近2万人,脱贫难度大;一些贫困群众有“等靠要”的思想,内生动力亟待激发。

官道口镇新坪村是卢氏县贫困村的典型,这里地处三县交界,全村329户人家,分为10个村民组,散居在12平方公里的沟沟岔岔中,贫困户多达74户。

大自然没有遗忘这个闭塞的山村,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,给它打开了一扇窗:青山如黛,碧水长流,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。但城里人来转转的旅游业,能够让山里人脱贫致富吗?

55岁的陈玉红是新坪村河沟组的贫困户,因病致贫的他无法外出打工。10月28日,表面上看起来陈玉红的日子还和过去一样,平日里在河沟组的农田里辛勤劳动。

但实际上生活已悄然改变,他成了拿“三金”的农业工人:土地流转给景区有“租金”、为景区干农活有“薪金”、房屋入股景区有“股金”,这“三金”加起来,一年就有了两三万元的收入。

陈玉红眼中的景区是指坐落在新坪村的豫西大峡谷百草园景区。进入景区,用土坯民房改建的“新坪村支部委员会”的红色招牌,格外引人注目。进入村委会所在的四合院,“党员之家”“百果园专业合作社”“金融扶贫服务部”的招牌,一一映入眼帘。

陈玉红当初也对入股景区心有疑虑,村干部一班人挨家挨户做工作。据新坪村党支部书记鲁彦玲介绍,村里与景区达成协议,将百草园所在的河沟组28座几近废弃的农家院进行改造,建设民俗文化村。屋主以房屋、宅基地入股的形式和百草园紧密联系在一起。

有了百草园景区后,鲁彦玲带领支部一班人找到景区负责人,想利用村中另外的农田,再上个百果园项目。为帮助新坪村实现自我发展,景区就鼓励百果园项目由村民自己干。“受景区百草园项目启发,我们村自己实施了百果园项目,村民土地入股成立合作社,还与专业老板合作经营。”鲁彦玲说。

陈玉红及新坪村贫困户的巨大变化,只是三门峡市“党建+旅游+扶贫”的一部分。群众富不富,关键看支部。三门峡市为此提出,脱贫攻坚战场在哪里,党的基层组织就建在哪里;产业发展到哪里,党的工作就推进到哪里。

新坪村的巨大变化说明:“一个组织就是一座堡垒”,打赢脱贫攻坚战,必须加强基层组织,创新工作方法,打造脱贫攻坚“桥头堡”。

三门峡市从村级班子、党员队伍、服务载体、基础保障等方面,全方位建强基层党组织。他们开展的农村党支部“五星争创”活动,从班子堡垒星、队伍先锋星、和谐发展星、机制保障星、群众满意星五个方面,对村党支部进行评价排序,评选“五星”支部323个,对评星较低的支部进行集中整顿,显著提升了基层组织履职能力。

10月29日,节气已过霜降。二仙坡苹果种植基地,经历过霜降洗礼的苹果露出了红彤彤的笑脸,一派丰收的景象。

二仙坡所在的陕州区大营镇寺古洼村村民曹忠珍,通过参加二仙坡绿色果业公司组织的技能培训,不但摘掉了贫困帽子,而且自己成立了合作社,发展葡萄、苹果等产业500多亩,带领贫困户走上共同致富之路。

三门峡市积极探索非公党建工作新思路,在包括二仙坡绿色果业公司在内的全市非公企业成立党支部,并协助市非公党工委党校落户该公司。二仙坡绿色果业公司党支部为了让“党旗飘起来、党徽戴起来、身份亮起来、形象树起来”,前不久,开展了一场针对周边数百名果农的免费培训,果农称之为二仙坡的“党带惠”(党代会)。公司还利用自建的苗木组培中心无偿为贫困村提供价值180万元的优质苗木3万余株,直接带动全区162户357名群众脱贫。

如今,二仙坡绿色果业公司运用“非公有制党支部+基地+合作社+农户”的模式推进精准扶贫,逐步形成了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的“双赢”格局。该公司计划5年内再投资10亿元,将果园面积扩大到2万亩,将二仙坡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苗木培育基地、科技培训基地,再带动3500人脱贫致富。

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

——党员干部靠前,搞好示范带动,组建脱贫攻坚“突击队”

“还有我这红薯,你也拍一下吧,要拍得好看点,我才能卖个好价钱。”10月30日,在卢氏县横涧乡电商服务中心,农户争着对工作人员说出了自己的要求。

三门峡市拥有的“果、牧、烟、菌、药”五大特色农产品,因交通不便、信息闭塞,难以转化为农民收入。今天,闭塞的山村用山野的味道敲开了城市的大门,山区的农户将新鲜的收获销往远方的市场。这一切,得益于三门峡市探索“党建+电商+扶贫”的新路径,利用互联网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增添了全新的力量。

“键盘轻轻一敲,在家门口就能将生意做到全国各地,真是太方便了。”10月31日,卢氏县横涧乡淤泥河村党支部书记田宝琏,一边用手机接收订单,一边对记者说。在组织部门的帮助下,田宝琏牵头成立了桑蚕专业合作社,在网上开设了直卖店,销售合作社生产的桑葚果、桑葚汁、桑果酒、桑叶茶、蚕丝被等系列产品,社员户均增收1万多元。

按照县有电商园、乡有电商服务中心、村有电商服务站的格局,卢氏县目前已建成1个县级电商园、3个乡镇电商服务中心、19个村级服务站。每个村级服务站,都有包括乡干部、电商专干和村干部在内的“党建+电商+扶贫”联系人,形成“龙头企业+电商+合作社+贫困户”的经营模式。

以卢氏县电商扶贫为试点,三门峡在全市贫困村推行“党建+电商+扶贫”模式,以党建工作为引领,把党支部建在电商骨干群体中,把有知识、懂经营、会管理的农村党员培育成电商骨干,带领更多的党员发展电商,带动更多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。目前全市发展涉农电商2100余家,交易额突破10亿元。

“党建+电商+扶贫”模式给人以启迪:“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”,打赢脱贫攻坚战,党员干部必须靠前,搞好示范带动,组建脱贫攻坚“突击队”。

为激发党员干部投身脱贫攻坚的责任感和积极性,三门峡市创新落实“三会一课”制度,在乡镇开设“党性教育大课堂”,在农村党支部开展“党员活动日”“党员积分管理”活动,村干部和村骨干党员每人联系5名以上贫困户,让“党旗飘起来、支部领起来、党员带起来、群众富起来”。今年以来,党员申报办实事办好事积分事项35.2万件,形成了“党带群、富带贫”的良好氛围。

把脱贫攻坚作为淬炼能力的“大课堂”、干事创业的“主阵地”、考验干部的“试金石”,把脱贫攻坚与干部选拔使用结合起来,让有作为、有实绩的有奔头、有位子,在脱贫攻坚中锻炼干部、培养干部、使用干部,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干部队伍。

为此,为锻造一支脱贫攻坚主战场上的生力军,三门峡市着力打造了“三支队伍”。

着力打造“第一书记”这支能征善战的队伍。三门峡市先后从市县机关选派685名优秀党员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,自2015年入村以来,全市驻村第一书记共实施整村推进140个,争取各类项目1820余个,新建文化娱乐设施1200余处,化解矛盾纠纷4400多起。

着力打造“不走的工作队”这支乡土队伍。三门峡市优选致富能手、大学生村官充实到村两委班子,配齐配强了1341个村级党组织;优选乡土人才积极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,把党员培育成致富能手,把致富能手培育成党员。通过榜样示范,形成一户带多户、多户带一村、一村带一片的乘法效应。

着力打造“驻村工作队”这支结对帮扶队伍。三门峡市确定了394家帮扶单位,选派了1187名机关干部担任驻村扶贫队员,全覆盖帮扶贫困村、结对贫困户,帮助谋划实施各类产业扶贫项目。今年上半年,全市累计投入产业项目资金6227万元,带动贫困户1.2万户、4.7万人,人均年增收在千元以上。

数字的背后是沉甸甸的付出。在三门峡流传着这样一句话:村民富不富,关键看支部;支部强不强,要看领头羊。正是有一批冲锋在前的党员干部,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才得以充分发挥,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可靠保证。

“脱贫攻坚如今已经到了啃硬骨头、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,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、困中之困,越往后成本越高、难度越大、见效越慢。”对此,三门峡市委常委、常务副市长、组织部部长范付中信心百倍,“以党建为引领,把党的政治优势、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,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,甩开膀子抓脱贫,就能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的历史重任。”

 


相关热词搜索:卢氏 三门峡 党旗

上一篇:五里川镇扎实推进易地搬迁旧宅腾退复垦工作
下一篇:“第一书记”驻村要有“三真”